專長:光電、電波、電腦輔助棒球訓練器具之設計、電腦音樂與作曲、多媒體應用、電腦算命與卜卦之統計原理、體感技術應用
經歷:民國76-78年任華夏工專電子科專任講師,民國77年電信高員特考及格,民國81年起任中國文化大學電機系專
歷年來研究成果:
碩士(民國74-76年)論文:拋物面天線饋入器之移動對波束控制的探討(台大電機資訊學院 台大電機研究所電波組,民國76年)
博士(民國78-81年)論文:光學波導直接耦合現象的理論分析(台大電機資訊學院 台大電機研究所光電組,民國81年)
獲得博士後所發表之SCI與EI期刊論文:民國81年以後,指導文大電機系歷屆專題學生
施至柔、謝其杰、趙國駿、林欣昌(以上民國86年畢業)、陳鉞享(民國87年畢業)、林宇仁、吳維揚、陳威洲(以上民國88年畢業)、王明浩、莊嶸騰、黃志峰、徐得銘、鍾養譯(以上民國89年畢業)、張高德、王勝聰、林奕志(以上民國90年畢業)、張弘煒(民國91年畢業)、蔡維志、羅國彰、張富強、沈昭安(以上民國92年畢業)、黃建智(民國93年寒假提前畢業)、黃家寶、徐銘輝、羅俊賢、鄭心雄(以上民國94年畢業)、蔡佳辰、高智偉、陳奎元、翁宗誠、羅勝名、吳文勝、郭奕麟、陳柏皓(以上民國95年畢業)、陳俊男、林沿志(以上民國97年寒假提前畢業)、張廷宇(民國98年畢業)、李俊賢、楊志柔(以上民國99年寒假提前畢業)、江閔學、薛吉甫、賴建翰(以上民國99年畢業)、趙奕昕、顏維辰、鄭紹朋(以上民國100年寒假提前畢業)、陳淑敏、林巧偉、吳昕澄、鄭佑隆、白國威(以上民國100年畢業)、吳國榮(民國101年寒假提前畢業)、劉季侃、林紘立、劉靖達(以上民國101年畢業) 、鍾承曉、吳佾瑄、簡千惠、洪浚銘(以上民國111年畢業)
等人發表光學波導相關的研究論文在SCI與EI收錄之國際期刊上
投手訓練機:民國89-90年指導專題學生許一明、吳俊毅、方梅芳、許婉瑩、黃信修與校友謝其杰等人研發第一、二代棒球投手訓練機,獲得日本、台灣與中國大陸專利,以及中視新聞、中央日報、大成報等新聞媒體採訪
網球慣用腳訓練儀: 民國90年指導專題學生羅國彰等人研發網球慣用腳測速儀,獲得中央日報採訪
棒球統計軟體:民國92年指導學生吳嘉益、張育麟、黃才荏與校友張高德等人研發投手統計軟體,獲得慈濟大愛電視台、台視、民視、東森、中天、GTV、聯合晚報等新聞媒體採訪
電子卜卦機:民國93年指導學生許銘峻、呂耿標等人研發第一代電子卜卦機,獲得中國時報、中時晚報、中央日報、台灣日報、青年日報、蘋果日報、星報、東森、華岡超媒體、中視、台視、民視、年代、中天、TVBS新聞台等媒體採訪
電腦化講桌:民國93年指導學生黃國閔、賴世龍等人改良電腦化講桌,使文化大學教學設備更加完善
棒球3D球路軌跡分析與重建系統:民國94年指導學生陳柏皓、林黃淳、王韋恩等人研發以攝影機為主的棒球3D球路軌跡分析與重建系統,獲得聯合報、中國時報、民視、八大電視台、大愛電視台等媒體採訪。同年並接受蘋果日報採訪機器人之發展概況
棒球員視力訓練軟體:民國94年指導學生陳柏皓研發棒球員視力訓練軟體
光子晶體相關研究:民國95年4月指導學生蔡佳辰、高智偉、陳奎元、翁宗誠等人在SPDSA2006國際研討會與SCI期刊上發表數篇光子晶體相關論文。同年12月指導學生林沿志、陳俊男等人在OPT2006研討會上發表介質週期波導與光子晶體相關論文,其中林沿志的論文則在84篇論文中入圍最佳學生論文獎之前14名
電子主審裁判:民國98年,指導學生余信宏、石智瑤、蔡承勳、薛吉甫以「投手訓練時之電子主審裁判(Electronic Head Umpire of Training Pitcher)」之專題參加「JungleNet網路森林-創作提案市集-2009第二屆運動科技創新設計競賽」
綠色電力監控中心:民國98年10月至99年5月,與本校資訊中心鄭智文組長共同指導學生趙奕昕、顏維辰、蔡坤龍、白國威等人,以Zigbee技術參與本校所獲得通過之教育部補助節能減碳暨綠色科技人才培育設備(施)計畫─「綠色電力監控中心」,並改良電腦講桌之功能
新型天線研發:民國100年,參與景文科大電資學院陳一鋒院長所帶領的研究團隊,進行新式天線之研究
以Kinect體感技術為主的系統應用:民國102年,與文大電機系同事逄霖生教授共同指導學生傅柏文、姚志龍、陳家偉、謝京成、王仲甫、陳奕愷研發以Kinect體感技術為主的系統應用,如體感迷宮遊戲、出界擊擊樂、一筆劃完成繪圖等,並獲得聯合報採訪。
無人機相關之研究:民國107年,與文大資管系姚慶邦教授共同指導學生梁暐翊、王瑞茂等人研究無人機避障等功能。民國108年,指導學生李宇翔、邱奕帆等人研究以Sratch程式操控無人機,而邱璟築等人以iPad程式操控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