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顧
知覺心理學是什麼?這是許多剛入門的學子常問的問題,也是最難回答的問題。要了解知覺心理學是什麼?知覺心理學家企圖或已經解決了什麼問題?可能需要了解整個心理學史,甚至是整個科學史的探索。心理學史的認識之所以有助於對知覺心理學課題的了解,因為我們從整個西方心理學史中幾乎無處不看到知覺研究的議題。以下將從歷史觀點敘述相關的感覺與知覺心理學問題的演進。
Hermann Ebbinghaus說過:心理學有一段很長遠的過去,可是卻只有短暫的歷史。因為所有的科學(包括心理學在內)都源自於哲學。經過千百年來的演變,某些科學才漸漸脫離哲學,而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其中被公認最早脫離哲學的學科是天文學,而心理學則是到了十九世紀才脫離哲學的範疇。
希臘哲學家們首先關心的哲學問題是:構成宇宙的根本成分與原則是什麼?這是關於外界事物本質的問題。這些問題與答案給現代西方自然科學奠立了基礎。直到約西元前500年,哲學家們才開始轉移他們的注意力,開始思考「人的問題」,亦即「人到底是什麼?」、「人如何獲得關於世界的知識?」、「知識有什麼用處?」等等。這些問題的探討形成一門所謂的認識論(epistemology)。認識論與知覺心理學的議題關係至為密切。
著名的希臘詭辯論者(Sophists)Protagoras(約490-420 B.C.)就主張「人是萬物的權衡」(of all things the measure is man)。這句話的意思是指,沒有一個客觀、絕對、放諸四海皆準的衡量標準,每個人都是以個人的、主觀的感受經驗來做出判斷的。例如兩個人同時進入一個一房間,但是一個覺得冷,另一個覺得熱,因為一個是剛剛在火爐旁升完火之後進來的,而另一個則是經歷屋外大風雪之後才進來,他們的感覺都沒有錯。後來Plato(約400 B.C.)也接受了這個相對的概念,並進一步指出,正因為我們的感受、知覺只是一種相對的、隨時會變動的、不完美的圖樣,因此這些感受經驗不夠資格稱為知識。Plato因為受到Pythagoras(約530 B.C.)的影響很深,因此認為我們必須透過思考而獲得知識,這些基本的知識不是眼睛看得到的繪畫、影像或耳朵聽得到的音樂,而是「數學」!甚至我們必須透過哲學辯證(philosophical dialectic)才能超越數學,以獲得真正的知識--即永恆不變的真理。由於柏拉圖過份重視知識的抽象概念,因此無法將心理學帶出玄學的哲思。倒是他的徒弟亞里斯多德為心理學成為經驗科學之路邁出了第一步。
雖然師徒一場,亞氏的觀點卻與柏拉圖幾乎完全相反。亞氏認為必須先透過個別事物的感覺經驗,包括味、嗅、視、聽、觸覺等等感官的訊息輸入到統覺中心,然後轉變成有意識的、持續的知覺經驗,最後將這些被動的知覺經過主動的心靈運作,才進一步提煉出真正的知識,亞氏將這些真正的知識稱為一般概念(universals)。
亞氏之後有另一位偉大的思想家William of Ockham(約A.D.1290-1349)甚至假定人類所有的知識都來自真實世界的感覺經驗,並透過直覺認知而產生。因此心靈的運作可以藉著相似的特性,將事物分類而形成一般概念。這些概念是經由學習而來,後來形成心靈的習慣、慣性,而得以在沒有感覺訊息下進行思考,因此這些知識的真假是需要考驗的。亦即「如何從感覺經驗形成一般概念?」是一個心理學問題,而不是形而上的問題。由此,Ockham也堪稱是現代經驗主義的鼻祖。
可以窺見知識論的議題始終離不開感覺訊息的處理與統整。即使是哲學的心理學也離不開探討,從感官訊息登錄到經驗意識形成之間的關係,這也是知覺心理學研究的總綱。
不過由感官得到的感覺可能和由意識統整到的經驗不一樣,整體意識經驗是否真能化約成一束束的感覺來研究?或者說心靈意識與肉體感官之間如何溝通?自從亞氏之後,唯有笛卡兒(Rene Descartes,A.D. 1596-1650)對這個問題的闡述影響最深遠。
笛卡兒將人區分出物質的肉體與非物質的心靈兩部分。這兩部分有交互作用,心靈可以控制肉體。肉體的慾望也可被心靈感覺到,這被後世稱為二元論。但是不論肉體或心靈,都得遵守機械運作的原理,而且交互作用的場所就在肉體內,即松果體(pineal gland)。但是這個交互作用是怎樣產生的呢?笛卡兒卻沒有回答。
史賓諾莎(Baruch de Spinoza,1632-1677)身為笛卡兒的繼承人,為了解決笛卡兒的難題而提倡:心物本為一體的兩面,是兩個平行的系統,誰也不能影響誰。例如從自己的觀點來看,自己的思維是心靈的活動,但是從別人的觀點來看則是身體的運動了。這被後世稱為一元論者。
接著,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tz,1646-1716)重新修訂,笛卡兒的二元交互作用理論。他認為心與物兩者各有其互不影響的運作程序,就好像兩個鐘各自走各自的,但卻又互相一致。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上帝創造宇宙萬物之初就已經創造了無限的、非物質的、不會相互作用的單子(monads),物質與靈魂都由這些單子組成。萊布尼茲繼續將這個無限切割的想法推廣出去,說明所有的知覺都由無數的微覺(petit perception)組合而成。所謂的微覺是一種弱得讓人知覺不到的刺激,就好像一滴水掉在岩石上是聽不到的,但海浪拍擊岩石的聲音便清楚可聞了。
萊氏也強調這種組合並非單純的累積。要使這些粗略、模糊的知覺進入意識層面的統覺(apperception),需要主動的注意力介入。這些想法對後來心理物理學、閾下知覺、潛意識等等議題的探討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十八世紀還有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強調心靈像一張白紙(tabula rosa),經驗將觀念寫在紙上,而經驗可以來自感覺也可來自內省,即反省(introspection)。柏克萊(George Berkeley,1685-1753)以視覺經驗的內省來說明,只有經過學習才能學會距離遠近、物體永存等等概念。休謨(David Hume,1711-1776)則以「知覺」這一個名詞取代洛克的「概念」一詞,又將知覺區分為直接由實物感覺而得的印象(impression)與由印象產生的觀念(ideas)。印象才是真的,觀念則視其是否得自實體印象來分辨真偽。他強調複雜的觀念是由簡單的感覺組合而成,每天的經驗變成習慣,而知識就是一種習慣。雷德(Thomas Reid,1710-1796)也認為吾人並不是透過虛無飄渺的觀念了解世界,而是透過知覺活動認識世界的。這些經驗主義的哲學心理學家都認為感覺經驗才能反應真實的世界,理性只是聽命於經驗行事。
不過,此時另一種被稱為理性論的觀點正由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悄悄掀起。康德認為像牛頓那樣精確的物理學知識,不可能只是如休謨所言,是日常被動的感覺經驗、習慣便可以造就出來的。就好像一個人一出生便一直戴上紅眼鏡時,他便會以為外界的物體都是紅色的。同理,他相信每一個人一出生就被賦予某些天生的悟性原則,藉著這些原則,心靈可以主動將經驗組織起來。這些原則包括宇宙的因果律、三度空間與時間的概念。
總而言之,透過十八世紀經驗論與理性論的議題及其反動,開啟了十九世紀心理學家用實驗方法直接觀察外在行為的趨勢。其中馮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在萊比錫正式設立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以感覺、知覺研究為起點,大力鼓吹除了內省之外,還有實驗法與人類自然歷史的研究方法都可用來研究心理學。馮特認為經驗意識是由感覺、影像與感情三種原素形成的,藉由分析我們還可以將視、聽、嗅、味等感覺進一步切割。他的實驗室在成立後二十年間,約有1/3的研究屬於感覺領域。
十九世紀帶領心理學走出哲學範疇的早期的心理學家除了馮特之外,還有Gustav Theodore Fechner(1801-1887),他對各類感覺強度進行了第一個系統性且量化的實驗,並從中歸納成數學公式,他將自己的研究工作稱為心理物理學研究;Hermann Ludwig Ferdinand von Helmholtz(1821-1894)從神經生理角度從事視覺、聽覺的實驗研究,包括神經傳導速度的測量、三原色理論、聽覺的頻率論、潛意識推論等等,說明了「知覺只是生理及物質的作用」,「生物體內除了物理及化學之外,並無其他力量」;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也提倡心理實驗的重要,在哈佛闢了幾間心理學實驗室,但是他自己卻不進行實驗。不過,他認為知覺並非感覺之和,知覺只是一種統一的心理狀態,不能使用馮特所用的分析法來分解它。例如有一個精於辨別酒味的人,能辨別出一般人不能辨認出的許多酒味原素,但是我們不能依據這個人的經驗分析,來證明每個人的經驗意識中都有那些原素。Ewald Hering(1834-1918)也是以生理學角度切入視覺(尤其是色彩視覺)研究領域的重要人物。
綜觀整個十九世紀的心理學史,將會發現幾乎是生理學、物理學與數學的知識慫恿心理學脫離哲學懷抱的。追溯始作俑者該屬Franz Joseph Gall(1758-1828)。Gall堅持頭腦才是靈魂的住所,而且不同腦部位負責不同的心靈功能,功能越發達則腦殼越突出,這想法促使Gall去測量人的頭骨,而形成當時相當流行的腦相學(Phrenology)。雖然以現代的眼光來看,Gall的想法錯誤百出,但是他開啟了日後(一直到現在也方興未艾的)大腦與心智功能關係的研究。
在上述一系列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歷史中(或說是主流吧),我們雖然看見心理學被生理學、物理學、數學知識從玄學中帶出,但是關於感覺、意識、靈魂的探討並不因此而完全脫離神秘色彩。因為早在18世紀的催眠術與後來的超心理學(parapsychology)也都帶有科學的色彩一直存活到現在,並被許多生理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研究過。一些不可思議的超感官知覺(Extrasensory perception,簡稱ESP)如手指識字、意念彎曲金屬、意念使種子發芽、心電感應與中國的氣功、印度瑜珈、佛教修行者入定狀態時對自主神經系統的控制等等,並沒有因為將進入二十一世紀而銷聲匿跡,反而越來越多嚴謹的研究報告依序出爐。這些超心理學研究主題都相當深刻的展示了人的意識狀態可與外界物質世界產生某種關連,而且心靈的運作似乎可脫離肉體。但是這些關連無法由現存的物理化學知識簡單解釋掉!
這可能意味著人類對自己的了解已經達到某個臨界點了嗎?西方的心理學研究一直想透過對大腦運作的客觀理解,來釐清心靈與肉體的關係。因為他們認為,個人的心靈運作必須透過該個體的大腦表現出來,那為什麼我的心靈運作可以被另一個人捕捉到(例如心電感應)?為什麼心靈運作可以影響外界無心靈的物質狀態呢(例如念力)?有些科學家企圖用宏觀的量子效應、多維度空間訊息傳遞、高智能訊息處理中心(High Inteleg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enter,沈今川與孫儲琳,1998)等等概念來解釋這些反映與被反映的關係。
但是可能如慧能法師說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與物根本就不存在反映與被反映的關係,萬物皆空,連塵埃都不存在嗎?這有待更有智慧的人來解答了!